曾经有一种时尚运动叫保龄球
十年前风靡沪上的保龄球热为何迅速退却
鼎盛时期250家球馆如今只剩不到十分之一
前国家队球手黄晨印象中1996年和1997年是保龄球热度最高的年代,“那时全上海有5000根球道。”按照平均每家球馆20根球道的标准来算,上海保龄球馆的数量也至少有250家。从小学习打保龄球的何鹏飞作了一个形象的比较,“现在大街小巷沙县小吃有多少,那个时候保龄球馆就有多少,光大渡河路,从头到尾少说有四五家吧。
早报记者 宋承良
去年12月底,第二届上海保龄球黄金联赛总决赛这个舞台汇集了从初学者到国家队精英在内的几乎全国各阶层保龄球参与者。难得相聚的老友们重逢,比赛期间难免感慨当初保龄球在上海黄金时期和如今不咸不淡现状的巨大差距。20年前当保龄球运动在上海一夜走红时,谁也不会意料到这股热潮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退去。经历了10多年的沉淀后,保龄球再也没有回到当初的盛世,或许再也回不去了。
一条马路就有四五家球馆
“改革开放后,保龄球这项运动也从国外传播到了中国。”上海保龄球协会副秘书长张金涛说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开始有了保龄球馆,当时人民广场跑马厅的看台搭建起了12根球道,这就是最早的体育宫保龄球馆;同时锦江宾馆中也有保龄球馆,“不过要说保龄球馆在上海的风靡,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后,当时的情况也是相当吓人的。因为那个年代大家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而且保龄球也比较有趣,适合人群年龄跨度也很大。”
保龄球究竟有多热?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上海保龄球协会副会长高德顺回忆道,“场馆很多,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家。”前国家队球手黄晨印象中1996年和1997年是保龄球热度最高的年代,“那时全上海有5000根球道。”按照平均每家球馆20根球道的标准来算,上海保龄球馆的数量也至少有250家。从小学习打保龄球的何鹏飞作了一个形象的比较,“现在大街小巷沙县小吃有多少,那个时候保龄球馆就有多少,光大渡河路,从头到尾少说有四五家吧。”
球馆多,打球的人也多,高德顺说道,“平时晚上几乎每个球馆人满为患,周末晚上要等很多时间才能玩,现在是吃饭排队,以前是打球排队。”黄晨回忆那个时期每局保龄球最便宜也要30元,黄金时间段的价位甚至高达50元,“那个年代的30元和50元相当于现在多少?现在打球有时候算上打折和团购,还到不了当年的价钱。”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些国际化的大都市当年都有过保龄球热潮,其中上海的情况最好。”令张金涛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全国性的保龄球锦标赛,“总共12块金牌,上海队拿了11块。”当时上海甚至有支保龄球球队——白猫队,“喜欢打球的人肯定知道这支球队。”
何鹏飞正是从那个年代喜欢上了保龄球,1996年还是初中生的他为了省钱每天零点才去练球,“因为便宜,凌晨才12元一局,我每天打6局。打球加上买一些专业装备,一年的开销少说要2万元,我都是用平时打工赚的钱来补贴打球的开销,就是因为喜欢。后来进了上海利众青年队,我记得那会儿上海有两个青年队,男女加起来有20人,我们去打全国赛基本上还要选拔的,不是谁都能去的……”
快速膨胀后的泡沫破灭
和保龄球火箭般速度蹿升发展轨迹一样,这项运动的衰退速度也很惊人。张金涛印象中,差不多从2000年保龄球馆的数量就开始减少。在公众看来,随着市民业余文化休闲项目选择的多样性,保龄球开始逐渐被KTV、高尔夫和桌球等运动分走了大批爱好者,“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背后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各方面综合因素导致了保龄球热度的快速消退。”张金涛表示。
“其实当初保龄球馆快速增长的背后有台商的影子,他们觉得投资保龄球馆回收快,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在这个背景下很多台商在上海兴建了太多保龄球馆,球馆一下子多了,但打球人数增长的速度跟不上去,这导致了后来大批球馆经营出现问题,只能关门。”张金涛解释了当初保龄球馆遍地开花的原因,“除了打球人数的因素,到了后来房价开始上去了,租金就贵了,保龄球馆非常占地,租金上去就会加大经营者的压力,很多球馆也因为这部分因素消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球馆开始了恶性竞争,整个行业不可避免走下坡路。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肯定是打球人口的停滞不前,高德顺认为上海的保龄球文化缺少引领,这让保龄球无法持续走红,“刚开始大家觉得保龄球时尚高雅,大家一拥而上,但是这种时尚性和兴趣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保龄球和国际的相比不足的地方是文化元素,我们现在打保龄球是满足自身需求。有的人认为可以锻炼身体,有的人认为可以结交朋友,这都是单一认识。发达国家是多元素认识保龄球背后的文化。”
当然,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保龄球运动作为一项非奥运会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都面临一些问题,“这导致保龄球发展缓慢。和桌球相比,保龄球又缺少丁俊晖这样的明星选手,所以……”高德顺表示。
试图通过校园开始复兴
如今在衡山路欧登保龄球馆教球的黄晨告诉记者,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如今上海保龄球馆数量已经下降到20家左右。在避免了恶性竞争等一些负面因素后,保龄球馆的经营状况反而开始好转。市中心的欧登球馆每天都有固定人群打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国人。虹口足球场边上的高点的情况也是如此,大渡河路上的体育宫球馆则经常承办一些赛事。
“10多年前的兴旺,5年前的没落,现在开始慢慢复苏。”从小打球的何鹏飞现在吃上了保龄球这碗饭,他从事保龄球相关产品销售工作,“以前打球的人属于冲动消费,一拥而上,朋友聚会打打,互相买单也不是一直自己花钱。现在打球的人属于理性消费,团购、会员卡,这种进入大众化和每一个人的家庭的消费模式是很好的。现在打球成本也低,有时候只有20元左右一局,贵的也就40元。”何鹏飞自己估算,现在包括一些专业球员和爱好者,上海保龄球人口约为5000人。
何鹏飞现在在闵行体育中心的一家保龄球馆教一些爱好者打球,每小时收费标准是200元。球馆隔壁还有一家保龄球用品实体店,他还在网上开了一家网店,“前几年保龄球运动最困难的时期,我也没办法坚持下去只能去当健身教练,现在回暖了,加上自己的兴趣,我也回来了。”像何鹏飞一样从事教练和保龄球相关产品销售的人在上海并不多,“很小众的范围,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帮助他们制定训练计划,还有避免运动伤害。保龄球有四种球路:直线球、飞碟球、正手弧线球、反手弧线球,用球的磅数、材质、钻孔都不一样,这是很专业的工作。”
人数并不多的小众运动,或许会是保龄球运动在中国乃至上海的归宿。当然,从业者还是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保龄球人口。黄金联赛的主办方——上海火海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赟希望通过更多赛事来扩大保龄球的影响力,黄金联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这次比赛还在电视上进行直播。此外他还把目光瞄准了校园,“在校园迁往郊区后,许多高校都具备了建造保龄球馆的场地和条件。如今的这代孩子,没有经历过保龄球风靡的那个年代,对他们来说这是项全新的运动,能勾起他们的兴趣。”只是这样的尝试能否收到效果,谁也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最火热时
1996年至1997年,全上海拥有5000根球道,250余家球馆,正常时段每局的花费至少在30元,却仍旧一道难求,形象地说,现在是吃饭排队,彼时是打球排队。
泡沫破灭时
2000年成为保龄球热的转折点,大批球馆因保龄球人口的断层及场地租金的不断上涨,造成资金链断流无奈关门,如今上海保龄球馆数量已降至20家左右,保龄球人口在5000人左右。
鼎盛时期250家球馆如今只剩不到十分之一
前国家队球手黄晨印象中1996年和1997年是保龄球热度最高的年代,“那时全上海有5000根球道。”按照平均每家球馆20根球道的标准来算,上海保龄球馆的数量也至少有250家。从小学习打保龄球的何鹏飞作了一个形象的比较,“现在大街小巷沙县小吃有多少,那个时候保龄球馆就有多少,光大渡河路,从头到尾少说有四五家吧。
早报记者 宋承良
去年12月底,第二届上海保龄球黄金联赛总决赛这个舞台汇集了从初学者到国家队精英在内的几乎全国各阶层保龄球参与者。难得相聚的老友们重逢,比赛期间难免感慨当初保龄球在上海黄金时期和如今不咸不淡现状的巨大差距。20年前当保龄球运动在上海一夜走红时,谁也不会意料到这股热潮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退去。经历了10多年的沉淀后,保龄球再也没有回到当初的盛世,或许再也回不去了。
一条马路就有四五家球馆
“改革开放后,保龄球这项运动也从国外传播到了中国。”上海保龄球协会副秘书长张金涛说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开始有了保龄球馆,当时人民广场跑马厅的看台搭建起了12根球道,这就是最早的体育宫保龄球馆;同时锦江宾馆中也有保龄球馆,“不过要说保龄球馆在上海的风靡,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后,当时的情况也是相当吓人的。因为那个年代大家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而且保龄球也比较有趣,适合人群年龄跨度也很大。”
保龄球究竟有多热?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上海保龄球协会副会长高德顺回忆道,“场馆很多,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家。”前国家队球手黄晨印象中1996年和1997年是保龄球热度最高的年代,“那时全上海有5000根球道。”按照平均每家球馆20根球道的标准来算,上海保龄球馆的数量也至少有250家。从小学习打保龄球的何鹏飞作了一个形象的比较,“现在大街小巷沙县小吃有多少,那个时候保龄球馆就有多少,光大渡河路,从头到尾少说有四五家吧。”
球馆多,打球的人也多,高德顺说道,“平时晚上几乎每个球馆人满为患,周末晚上要等很多时间才能玩,现在是吃饭排队,以前是打球排队。”黄晨回忆那个时期每局保龄球最便宜也要30元,黄金时间段的价位甚至高达50元,“那个年代的30元和50元相当于现在多少?现在打球有时候算上打折和团购,还到不了当年的价钱。”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些国际化的大都市当年都有过保龄球热潮,其中上海的情况最好。”令张金涛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全国性的保龄球锦标赛,“总共12块金牌,上海队拿了11块。”当时上海甚至有支保龄球球队——白猫队,“喜欢打球的人肯定知道这支球队。”
何鹏飞正是从那个年代喜欢上了保龄球,1996年还是初中生的他为了省钱每天零点才去练球,“因为便宜,凌晨才12元一局,我每天打6局。打球加上买一些专业装备,一年的开销少说要2万元,我都是用平时打工赚的钱来补贴打球的开销,就是因为喜欢。后来进了上海利众青年队,我记得那会儿上海有两个青年队,男女加起来有20人,我们去打全国赛基本上还要选拔的,不是谁都能去的……”
快速膨胀后的泡沫破灭
和保龄球火箭般速度蹿升发展轨迹一样,这项运动的衰退速度也很惊人。张金涛印象中,差不多从2000年保龄球馆的数量就开始减少。在公众看来,随着市民业余文化休闲项目选择的多样性,保龄球开始逐渐被KTV、高尔夫和桌球等运动分走了大批爱好者,“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背后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各方面综合因素导致了保龄球热度的快速消退。”张金涛表示。
“其实当初保龄球馆快速增长的背后有台商的影子,他们觉得投资保龄球馆回收快,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在这个背景下很多台商在上海兴建了太多保龄球馆,球馆一下子多了,但打球人数增长的速度跟不上去,这导致了后来大批球馆经营出现问题,只能关门。”张金涛解释了当初保龄球馆遍地开花的原因,“除了打球人数的因素,到了后来房价开始上去了,租金就贵了,保龄球馆非常占地,租金上去就会加大经营者的压力,很多球馆也因为这部分因素消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球馆开始了恶性竞争,整个行业不可避免走下坡路。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肯定是打球人口的停滞不前,高德顺认为上海的保龄球文化缺少引领,这让保龄球无法持续走红,“刚开始大家觉得保龄球时尚高雅,大家一拥而上,但是这种时尚性和兴趣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保龄球和国际的相比不足的地方是文化元素,我们现在打保龄球是满足自身需求。有的人认为可以锻炼身体,有的人认为可以结交朋友,这都是单一认识。发达国家是多元素认识保龄球背后的文化。”
当然,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保龄球运动作为一项非奥运会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都面临一些问题,“这导致保龄球发展缓慢。和桌球相比,保龄球又缺少丁俊晖这样的明星选手,所以……”高德顺表示。
试图通过校园开始复兴
如今在衡山路欧登保龄球馆教球的黄晨告诉记者,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如今上海保龄球馆数量已经下降到20家左右。在避免了恶性竞争等一些负面因素后,保龄球馆的经营状况反而开始好转。市中心的欧登球馆每天都有固定人群打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国人。虹口足球场边上的高点的情况也是如此,大渡河路上的体育宫球馆则经常承办一些赛事。
“10多年前的兴旺,5年前的没落,现在开始慢慢复苏。”从小打球的何鹏飞现在吃上了保龄球这碗饭,他从事保龄球相关产品销售工作,“以前打球的人属于冲动消费,一拥而上,朋友聚会打打,互相买单也不是一直自己花钱。现在打球的人属于理性消费,团购、会员卡,这种进入大众化和每一个人的家庭的消费模式是很好的。现在打球成本也低,有时候只有20元左右一局,贵的也就40元。”何鹏飞自己估算,现在包括一些专业球员和爱好者,上海保龄球人口约为5000人。
何鹏飞现在在闵行体育中心的一家保龄球馆教一些爱好者打球,每小时收费标准是200元。球馆隔壁还有一家保龄球用品实体店,他还在网上开了一家网店,“前几年保龄球运动最困难的时期,我也没办法坚持下去只能去当健身教练,现在回暖了,加上自己的兴趣,我也回来了。”像何鹏飞一样从事教练和保龄球相关产品销售的人在上海并不多,“很小众的范围,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帮助他们制定训练计划,还有避免运动伤害。保龄球有四种球路:直线球、飞碟球、正手弧线球、反手弧线球,用球的磅数、材质、钻孔都不一样,这是很专业的工作。”
人数并不多的小众运动,或许会是保龄球运动在中国乃至上海的归宿。当然,从业者还是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保龄球人口。黄金联赛的主办方——上海火海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赟希望通过更多赛事来扩大保龄球的影响力,黄金联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这次比赛还在电视上进行直播。此外他还把目光瞄准了校园,“在校园迁往郊区后,许多高校都具备了建造保龄球馆的场地和条件。如今的这代孩子,没有经历过保龄球风靡的那个年代,对他们来说这是项全新的运动,能勾起他们的兴趣。”只是这样的尝试能否收到效果,谁也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最火热时
1996年至1997年,全上海拥有5000根球道,250余家球馆,正常时段每局的花费至少在30元,却仍旧一道难求,形象地说,现在是吃饭排队,彼时是打球排队。
泡沫破灭时
2000年成为保龄球热的转折点,大批球馆因保龄球人口的断层及场地租金的不断上涨,造成资金链断流无奈关门,如今上海保龄球馆数量已降至20家左右,保龄球人口在5000人左右。